健康養身★瘋傳!這就是「平民的人參」!胡蘿蔔蘋果汁的養身功效!(歡迎分享)

瘋傳!這就是「平民的人參」!胡蘿蔔蘋果汁的養身功效!(歡迎分享)

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營養師 金美琳表示,早餐吃得健康、營養,對一整天的活力有加分效果,常吃高澱粉、高油脂、高糖類的食物,雖然美味又取得方便,但長時間下來,額外攝取的熱量恐有發胖的疑慮,且短時間內還會因體內升糖指數飆高,產生倦怠、易睡,影響白天上班的精神。

瘋傳!這就是「平民的人參」!胡蘿蔔蘋果汁的養身功效!(歡迎分享)


金美琳營養師建議,若時間允許,可預先買好紅蘿蔔、蘋果等水果,早上多花10分鐘的時間,削好放入果汁機內,現打約500c.c.的紅蘿蔔蘋果汁,其富含維他命A、B1、B2、鈣、鈉、鎂、鐵等多種礦物質成分,對提升免疫力、促進新陳代謝與腸胃蠕動相當有幫助,再搭配全麥的吐司或饅頭,就是一份營養豐富的健康早餐。

瘋傳!這就是「平民的人參」!胡蘿蔔蘋果汁的養身功效!(歡迎分享)

胡蘿蔔是營養最均衡的蔬菜,胡蘿蔔含有許多β胡蘿蔔素、維生素B1、B2、C、D、E、K、葉酸及鈣質。營養價值高,素有「平民人參」的封號。

(一) 胡蘿蔔所含的礦物質,能夠凈化胃腸、肝臟內的廢物、有毒物質。

(二)胡蘿蔔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,能夠幫助消除眼睛疲勞。

(三) 胡蘿蔔所含的鈣質,對骨骼和牙齒的形成非常有效。

(四)胡蘿蔔汁能夠使乳汁分泌順暢,對於妊娠後期的產婦是極其有益的飲料。

(五)胡蘿蔔汁對原病菌有強大的扺抗作用,對於扁桃腺炎、咽喉炎、支氣管炎等感染症,能夠發揮優良的效能。


瘋傳!這就是「平民的人參」!胡蘿蔔蘋果汁的養身功效!(歡迎分享)

蘋果的效能

蘋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(A、B群、C)、容易吸收的糖類、各種酵素、有機酸(蘋果酸、檸檬酸、酒石酸),還有各種礦物質,以及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果膠、增加腸內好菌的寡糖、去除活性氧的多酚。蘋果酸能治療體內的發炎症狀,具有凈化體內的作用。因此蘋果對於發熱疾病具有解熱作用。

對支氣管炎和感冒,能夠發揮去痰和抗發炎的作用。蘋果中所含的鉀、酸能使腸的活動旺盛,使排便順暢,治療便秘。選擇蔬菜和水果中營養最均衡的胡蘿蔔和蘋果榨鮮汁是最佳的配搭。無論是年老、年幼,都適宜飲用的最佳鮮果菜汁,是既能預防疾病又能治療疾病的色、香、味俱佳的可口鮮汁。如果能夠持之以恆,每天飲用,必定有神奇的效用。營養師建議,多喝紅蘿蔔、蘋果打成的蔬果汁,能幫助清腸提升免疫力。


紅蘿蔔蘋果汁


【材料】:紅蘿蔔200克、鳳梨50克、蘋果100克、蜂蜜。

【做法】:將紅蘿蔔、鳳梨、蘋果,順序放入榨汁機內榨汁;完成後加入蜂蜜調味即可。

營養師補充,紅蘿蔔蘋果汁除了適合有減肥需求的人 ,兒童、孕婦與老人家也可飲用。

建議現打的蔬果汁最好在短時間內喝完,以免放置時間過久會因光線及溫度破壞維生素效力,營養價值變低。蘋果最好洗淨連皮一起打,才能攝取表皮豐富的植物營養素。

最佳飲用時間:

清晨飲用能夠充份發揮效能,能夠迅速地由胃部輸送到腸,將營養直接送到血液中,使你的精神煥發,充滿活力,心情舒暢地去迎接新的一天。

相關文章推薦:

這些菜隔夜吃!致癌物質增10倍!

必看!不能隔夜吃的食物!

http://www.life.com.tw/?app=view&no=135513

相關推薦

(健康醫療網/記者林怡亭報導)近年來台灣民眾對美容醫學的需求及接受度越來越高,因此吸引不少醫師及商人紛紛投入這個領域,但是在激烈競爭下,業者常以低廉價格或誇大不實廣告招攬民眾,也造成醫療糾紛頻傳的狀況。看似立意良善 反陷本末倒置因此,政府為積極管理美醫亂象,在2015年12月29公告行政命令「美醫特...

閱讀詳情 »

(健康醫療網/記者蘇湘雲報導)有些人在接受傳統近視雷射手術後,產生夜間眩光等副作用,晚上只要看到稍微明亮一點的光線,就感覺「刺目」、不舒服。眼科醫師廖家慶表示,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,患者會出現夜間眩光,多與雷射施打範圍有關;當雷射在角膜施打的範圍較大,比夜間瞳孔稍微大一點,便能大幅減少夜間眩光副作用。...

閱讀詳情 »

(健康醫療網/記者林怡亭報導)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,走進公園裡,最常看到的是長輩們坐在輪椅上,被外籍看護推出來曬太陽。依賴輪椅或行動輔具的現象,和退化性關節炎也有很大的關係;而要改善退化性關節炎,除了運動維持肌肉力量,使用葡萄糖胺也相當流行。然而,目前坊間除了吃的、喝的,還有用擦的葡萄糖胺,琳瑯滿目...

閱讀詳情 »

(健康醫療網/記者林怡亭報導)落實四字訣 避病媒蚊孳生現已進入登革熱流行期,且近期常有不定期降雨,各地方政府提醒民眾加強巡查居住環境及所有空地空屋,落實「巡、倒、清、刷」清除積水容器及積水處,以避免孳生病媒蚊。如經查獲孳生病媒蚊孑孓即依傳染病防治法第25及70條,逕行裁處罰鍰新臺幣3,000-15,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